9月20日,泸县“9·16”地震后第5天,泸县嘉明小学集中安置点的钟有芳和邻居们都搬家了。房屋经鉴定后被贴上绿标的群众搬回久违的家里;被贴上红黄标的,除了投亲靠友、租房暂住外,其余群众都已搬进新的集中安置点。9月20日下午,泸县玉蟾街道龙华村顺运检测站的安置点搬迁至玉蟾街道的泸永红建材有限公司厂房内。
9月21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为了让受灾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嘉明镇决定将露天安置的受灾群众转移到室内安置。全镇党员干部和应急民兵经过24小时连续奋战,葛林湾和名胜纺织厂两个安置点完成搭建,200多名受灾群众搬进“新家”。
搬家:震后第五天,他们回家了
9月20日,在泸县嘉明镇嘉明小学安置点,75岁的钟有芳早早地起了床,把棉被、床单、衣物打好包,等待政府工作人员送他们回家。
钟有芳的家在嘉明镇大同村七组,家里的房子在地震中出现墙体开裂,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同时,隔壁儿子的房屋也出现开裂。在镇村干部的劝说下,钟有芳和老伴儿于9月16日中午入住嘉明小学集中安置点。“安置点很安全,吃喝也不用愁。”钟有芳说,虽然我们受灾户都得到了妥善安置,但还是没有家里方便,“回家”的念想一直没断过。
9月19日,钟有芳的房子被鉴定为危房,儿子的房子经应急评估符合回迁要求。他决定搬到儿子家里居住。
20日上午10点,钟有芳办理完搬家手续,工作人员随即联系车辆,由镇干部护送他们回到大同村委会。
根据回迁流程,和钟有芳一起搬家的钟富银、黄修琼等人需要在村里完成交接手续,然后由村委会将他们护送回家。
震后第5天,钟有芳坐上回家的汽车,老人不停地念叨着:“还是共产党好啊!”
转移:露天安置转室内,更舒适了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顺利推进,泸县各中小学陆续复课,嘉明小学安置点也即将拆除。为了更好地安置受灾群众,嘉明镇选择两处经鉴定、符合安全条件的厂房、闲置学校作为集中安置点。
嘉明镇政府工作人员谢强告诉记者:“嘉明镇新设的两个室内安置点分别在名胜纺织厂和原葛林湾小学。受灾群众将不再受晴天高温暴晒和雨天室内进水影响,居住更加舒适,还可提供热水洗澡。
下午2点,两辆商务车停在嘉明小学校园外,葛林村的13名受灾村民完成转移手续登记后,顺利转移至葛林湾小学聚居点。
村民田承双告诉记者:“学校教室空间大,还有电风扇、公共浴室,条件比住帐篷好很多。地方政府考虑得周到,让受灾户感受到党的关怀。”
20日下午3点,嘉明名胜纺织厂偌大的厂房已打扫干净,排列有序的帐篷已完成搭建。随着两辆大巴车缓缓开进厂区,来自大同村、团山堡村、嘉明小学安置点的50多名受灾群众陆续到来。
“我家房子在山上,地震后屋顶垮塌、墙体开裂,漏雨不说还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团山堡村五组村民江兴萍说,搬进厂区集中安置,不再受日晒雨淋之苦,暂住环境改善了不少。
“老房子要维修或重建,要等鉴定结果出来才晓得。”江兴萍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已经计划好了,等鉴定结果出来,新房改建工程马上启动。大灾面前不能只依靠政府,还是要自力更生。
安置:24小时打造完成并搬迁
从9月16日到现在,嘉明镇政府工作人员谢强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嘉明小学安置点的管理工作一点都不能放松。“除了维持安置点的现场秩序外,还要关注群众的心理动态,要让他们安心留在安置点。”谢强说,好在有上级部门协助、有志愿者支持,安置点群众情绪稳定,也比较配合各项工作。
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复课、让受灾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节日,嘉明镇决定将露天安置点搬到室内——葛林湾小学闲置校舍和名胜纺织厂。
由于厂房和校舍都已闲置多年,要变成聚居点必须打扫干净。嘉明镇副镇长李仁发说,全镇50多名党员干部和民兵从19日上午就开始忙碌,24小时齐心协力将闲置多年、杂乱无章的厂房、校舍打扫干净,成为两处适合室内临时安置的聚居点。
截至目前,通过应急评估,大部分村民已搬回家,有待进一步评估鉴定的农户已选择投亲靠友或搬迁到安置点。此外,在团山堡、复兴村,不少村民生产自救行动已陆续展开。